»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
[地質與自然 Geology And Nature]
» 披毛犀化石將沈陽歷史時針撥到萬年前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標題: 披毛犀化石將沈陽歷史時針撥到萬年前
fossilshk
(Lung)
管理員
UID 1
精華
23
積分 4645
帖子 2763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7-14
來自 中國/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披毛犀化石將沈陽歷史時針撥到萬年前
今年8月下旬,在沈陽市府廣場棲止了12年的“太陽鳥”,翩然飛回了它的“老家”——沈陽新樂遺址。“太陽鳥”雕塑的設計原型,正是1978年出土于沈陽新樂遺址的古代木雕藝術品。新樂遺址是沈陽城的歷史發源地:7200多年前,在古渾河岸邊的黃土臺地上,一群被現代考古學稱作“新樂人”的原始人,開始在此繁衍生息,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新樂文化。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讓沈陽這座城市再次踏上了歷史發現之旅,更多隱藏于地下的“史書”在這次普查中被尋回、被重新打開,這座城市的歷史有了新篇章。
重磅發現
在這次發現“坑西組化石”前,沈陽的人類活動史只能追溯到7200多年前。“三普”中,在康平縣出土了4塊披毛犀化石,這一發現意義十分重大——文物考古專家們在對這些化石進行深入研究後,大膽推測:1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在沈陽地區居住生活了。
4塊舊石器時期的動物骨骼化石,在康平縣一個農家小院裏出土。這個村莊名為坑坑窩堡屯坑西村民組,因此,這些新出土的化石在錄入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名冊時,有了這樣一個正式的名字——“坑西組化石”。其中3塊較大的披毛犀化石最先吸引了專家們的目光,然而,後來最驚人的發現居然是在個頭最小、極易被人忽略的第四塊化石上:那塊小小的化石之上,赫然呈現出一道2厘米長的人類加工痕跡。
這是可以改寫沈陽歷史的一次重大發現,神秘的“坑西組化石”將人們的目光引領回了萬年之前。
“坑西組化石”與古代大型食草動物
在好幾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登記表裏,康平縣“三普”工作隊副隊長、縣文管所副所長王允軍找出了那份名為“坑西組化石”的登記表。
王允軍說:“出土的這4塊化石,都是距今至少萬年以上的披毛犀化石。從化石可以初步推測:1萬年前,康平地區很可能是一片寒冷、濕潤的大草原。”
披毛犀是一種早已滅絕了的哺乳動物。距今10萬年至1萬年前,它們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較為寒冷的地區。
成年披毛犀體長一般在5到6米,體重4到5噸,頭部長著1米多長的尖角,身披長毛,可禦寒。別看外表兇猛,其實它們是一種性情溫順的大型食草動物。
對這組披毛犀化石,中國古生物學會古脊椎動物學會理事、沈陽師范大學古生物研究所專家傅仁義等人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考證。
4塊化石大小不等。最大的一塊長16厘米、寬11厘米、高16厘米,色澤烏黑發亮,上有6顆殘存的牙齒,牙冠、牙床尚清晰可辨,傅仁義研究後認為這是一塊披毛犀的右側下顎骨化石。
另外兩塊較大的骨骼化石,稍大些的是肱骨化石,稍小些的一塊到底屬于披毛犀身上哪一部位,現在還難下結論。
專家們從這只披毛犀骨骼化石狀況分析認為,它當年很可能因陷入沼澤溺水而亡。
有專家認為,出土化石時,有可能只是挖出了化石的一小部分,從種種跡象看,地下也許還保存著較完整的披毛犀軀體其他部分的化石。
打井時挖出神秘動物骨骼
在出土化石的土層中,布滿了黑褐色的淤泥質沙土。據當地一位70多歲的老人講,坑坑窩堡屯坑西組所在地曾經是古代遼河的河道。“坑西組化石”的出土,純屬偶然。
在採訪中,記者找到了當初意外挖出這些神秘動物骨骼的人,他就是康平縣兩家子鄉田家窩堡村36歲的農民李洪偉。“我家原來住在代家窩堡,搬家到田家窩堡村不長時間。 2008年3月8日那一天,天氣不錯,我請來了幾個幫手,想在我家新宅院裏打口井。
“鑽頭伸進地下六七米深,水就出來了。這時我們發現,鑽頭帶出了大量松軟的沙土和黏稠的泥漿,其中還有一塊大石頭!
“石頭的形狀很特別,當時活兒很忙,我也沒在意,把它扔一邊了,接著幹活。
“可來幫忙的大舅哥張連玉上了心,他把那塊大石頭用水衝刷了一下:嘿,發現上面有個不知什麼動物的大牙!幹活的人和看熱鬧的鄰居都非常好奇,這麼大個兒的牙從前從沒見過!
“井越打越深,帶出來的土也越來越多。後來在土中又陸續發現了奇怪的石頭,其中一塊上面有蜂窩狀的空隙,像是動物的骨骼。 ”
農民打井挖出了神秘的動物骨骼,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縣文管所。康平縣文管所副所長、“三普”工作隊副隊長王允軍來到打井現場,經一番研究後,將大小不等的4塊“怪石”以“坑西組化石”的名字登記到了“三普”名錄上。
化石上驚現“人類加工痕跡”
披毛犀化石首次在沈陽地區被發現——這一重大發現引起了沈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聲能的注意。
趕到坑西組細致察看過4塊化石後,李聲能吃驚地發現,在那塊最小化石的側面,顯露出一小塊人類鑿磨加工過的痕跡。原來,與另外3塊披毛犀化石不同,它是一塊骨器化石!
李聲能分析認為,這個骨器應該是在生產、生活中作切割、刮削用的,具有舊石器時代文明的特點。
在“坑西組化石”被發現前,沈陽的人類活動史只能追溯到7200多年前。
眾所周知,披毛犀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狩獵對象,而且披毛犀在1萬年前已經滅絕,因此,依據新發現的披毛犀化石,可以推斷出:1萬年前可能就有人類在沈陽地區活動了。
專家解讀
那2厘米的“人類加工痕跡”
骨器化石上的2厘米磨痕到底是不是由人類加工所致呢?
也有專家持懷疑態度:李洪偉家打井時,機械鑽頭深入地下,帶出泥沙的同時帶出了化石,在這個過程中,難免不會發生剮碰。磨痕只在化石的一面上出現,且長度只有2厘米左右,會不會是由鑽頭切削而成的呢?
但是,沈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聲能認定這塊骨器上的痕跡就是由人類加工留下的。他講解說,骨器上加工痕跡部位的顏色和質感均與其他部位不同,根據專業眼光判斷,這種平整的打磨印痕絕不是新產生的石質斷碴,肯定不會是因打井而造成的。
李聲能認為,這處“人類加工痕跡”絕對是形成在骨器變為化石之前。
記者在現場
考古挖掘正在醞釀中
披毛犀化石出土之地是什麼樣子?在那裏能否找到更多的人類活動證據?本報記者與康平縣“三普”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了李洪偉家。
在院裏那口新打的機電井旁邊,大瓦房正在鋪瓦施工中。
據介紹,有關專家曾探討過在這裏開展考古發掘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此處土質松軟,如進行考古發掘則要考慮塌方的問題,必須在井口周圍進行較大面積的挖掘,再以階梯式下探,最後到達發現化石的深度。但是這樣操作,工作量和資金投入都比較大,因而下一步的考古發掘工作現在還處于醞釀階段。
新聞延伸
6處舊石器時代化石相繼“亮相”
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過程中,康平縣新發現了10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舊石器時代化石地點就多達6處,它們分別是:
田家窩堡村坑西組:披毛犀化石
東關屯鎮蘇家崗:恐龍蛋化石
五棵樹村李家窩堡南:野豬下顎骨化石
五棵樹村李家窩堡北:鹿頭角化石
康平鎮文華村:野生動物骨骼化石
兩家子鄉前雙山子村:植物化石
數據說話
新發現700余處文物遺存
遼墓中出土的銅鎏金面具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過程中,沈陽共登記文物遺存點近1500處,其中近800處為復查部分,新發現的文物遺存點超過了700處。
這些新的歷史發現,或為解開關于沈陽的歷史問號提供了新的重要線索,或是填補了沈陽歷史文化的一段空白。
發現展臺
彩陶片現身證明沈陽也有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因1935年首先發現于內蒙古赤峰地區的紅山而得名,它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遼河流域相交匯而產生的極富生機與創造力的優秀文化。
紅山文化的分布范圍有多廣?沈陽有紅山文化嗎?“三普”成果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2008年6月,康平縣“三普”工作隊在二牛所口鎮李家窩堡村四家子屯的農田中撿到了一枚陶片,有大拇指指甲大小,質地較細密。
這枚陶片是否就是普查隊一直在尋找的“紅山彩陶”呢?
2009年4月,借著一次參加省、市文物專家會議的機會,康平縣“三普”工作隊副隊長王允軍把這塊陶片帶到了會場。經省、市多位專家當場認定,這塊繪彩的陶片就是紅山文化的彩陶。
這在沈陽考古史上是一次重大發現,由此可證明沈陽地區確實也有紅山文化。
巴爾虎山發現遼金軍事遺址
60多年來,在沈陽地區發現的各時代文物遺存中,以遼代城址、遺址和墓葬的數量為最多。
文物專家介紹,在法庫縣葉茂臺發現的遼墓群,是一處非常重要的蕭氏家族墓地。墓葬的構築形制、隨葬品的種類及墓葬習俗等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為研究遼史、補充遼史、校正遼史提供了重要材料。在該縣還發現了百家溝、李貝堡等遼墓群。
此次“三普”中,法庫縣又有重大發現。在法庫縣四家子鄉公主陵村西南5公裏,北靠巴爾虎山處,普查隊員發現了一處遼金時期的軍事設施遺址。
在發現遺址的山上,普查隊員撿到了大量遼金時期的瓦片,還有少量白瓷。據當地農民說,他們以前曾在這裏撿到過遼代的銅錢和生活用具等。
遺址處發現了兩道城墻,遺址內有兩口石砌古井,深約8米,直徑約為3米,還有一處石刻,上有雞和菊花的圖案。
經專家鑒定,這是一處遼代兵營遺址,並以“巴爾虎山北軍事設施遺址”為名將其錄入到普查登記表中。這一發現為研究遼金時期的軍事、文化增添了重要實物資料。
2010年12月16日 來源:遼寧日報
2010-12-17 08:40 PM
#1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 ...
古生物場區-Paleontology
> [古生物世界 Paleo World]
> [三葉蟲專區 Trilobite region]
> [古生物新聞 Paleontology News]
恐龍場區-Dinosaurs
> [恐龍地帶 Dinosaur Zone]
> [恐龍資料庫 Dinosaur Database]
> [翼龍專區 Pterosaur region]
> [恐龍新聞 Dinosaur News]
化石場區-Fossils
> [化石鑑賞 Fossil Collections]
> [化石博物館 Fossil Museum]
> [化石清理 Fossil Preparation]
動植物場區-Organisms
> [動物與植物 Animals And Plants]
> [古猿與古人類 Ancient Ape & Human]
> [未解之謎 Unsolved Secret]
岩石場區- Rocks
> [地質與自然 Geology And Nature]
> [建築物化石 Fossils In Buildings]
> [石頭與礦物 Rocks And Minerals]
藝術場區-Arts
> [古生物作品 Paleo Art]
> [電影與書籍 Movies And Books]
站務場區-Services
> [講場管理處 Forum Service]
> [支持本論壇 Donate Us]
{支持化石講場客戶廣告, 謝謝!}
{香港首個古生物化石網站 - 化石專賣/籌辦展覽/教育推廣/復原工作}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635 second(s), 8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4 11:43 AM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恐龍@化石工作室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