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RSS 訂閱當前論壇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標題: 侏羅紀擅攀鳥龍類揭示膜質翅膀在恐龍中的演化  
 
fossilshk (Lung)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研究員勳章   版主勳章   貢獻勳章   創意勳章   演講勳章   管理員勳章   榮譽勳章   出席勳章  
UID 1
精華 23
積分 4645
帖子 2763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7-14
來自 中國/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侏羅紀擅攀鳥龍類揭示膜質翅膀在恐龍中的演化


侏羅紀1.63億年前具膜質翅膀的長臂渾元龍Ambopteryx longibrachium復原圖(張宗達供圖)


  2019年5月《自然》雜誌(Nature)以封面文章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鄒晶梅、徐星、周忠和的研究成果:侏羅紀擅攀鳥龍類揭示膜質翅膀在恐龍中的演化,展示了在恐龍—鳥類演化歷程中出現大量意想不到的適應飛行的嘗試,與之對應演化出差異顯著的骨骼—表皮衍生物組合。

  在脊椎動物漫長的演化史中,翼龍、鳥類和蝙蝠獨立演化出了形態迥異的飛行結構。相較翼龍和蝙蝠不完整的化石記錄,隨著不斷發現的帶羽毛恐龍和早期鳥類化石,尤其得益於我國中晚侏羅世的燕遼生物群和早白堊世的熱河生物群,有關鳥類飛行起源這一重要科學問題取得了重要進展,而擅攀鳥龍類的發現則揭示了“一條匪夷所思的征服藍天之旅”。 擅攀鳥龍類(Scansoriopterygidae)是恐龍家族中最為怪異的類群,生活在中—晚侏羅世,迄今發現的僅有三個屬種:甯城樹棲龍(Epidendrosaurus ningchengensis)、胡氏耀龍(Epidexipteryx hui)和奇翼龍(Yi qi)。擅攀鳥龍類形態特殊,如頭骨高聳、四肢纖細、第三手指(最外側的手指)加長、古老的2-3-4手指指式、尾骨縮短等,儼然是恐龍和鳥類的“混合體”,而它一度被認為和鳥類具有最近親緣關係的獸腳類恐龍。但上述標本亦或不完整,亦或屬於幼年個體,大量形態特徵難以觀察,造成它在演化樹上的位置撲朔迷離。2015年徐星等命名的奇翼龍更加為這一類群增添神秘色彩。奇翼龍的前肢附著翼膜,還具有一根棒狀長骨,這樣的長骨在其他恐龍(包括鳥類)中沒有對應的同源結構。因此,奇翼龍被復原成類似翼龍那樣具有膜質翅膀而能夠滑翔。但奇翼龍的標本僅有一件,保存不完整,因此對於棒狀長骨和翼膜的結構還存有爭議。



a, 長臂渾元龍正型標本;b, 骨骼復原圖;c. 膜質翼膜色素體;d. 骨質胃容物組織切片(王敏供圖)


  2017年周忠和帶領的基礎科學中心團隊在遼寧晚侏羅世地層考察時獲得一件新化石。經過長達一年的室內修理、實驗和對比研究,研究團隊認為其代表一新的擅攀鳥龍類,將其命名為長臂渾元龍(Ambopteryx longibrachium)(意指翼龍那樣膜質翅膀和恐龍的混合體)。渾元龍發現于燕遼生物群晚侏羅世早期的海房溝組(距今約1.63億年),其正型標本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擅攀鳥龍類化石,提供大量形態和生態學資訊。渾元龍體長約32釐米,體重約306克。渾元龍在肱骨近端關節面、手指和腰帶形態方面明顯不同於其他擅攀鳥龍類,並且具有原始鳥類那樣的尾綜骨,如此縮短的尾骨能進一步將身體重心前移,有利於在飛行/滑翔時保持穩定。更為重要的是,研究人員在渾元龍身上發現了和奇翼龍相似的棒狀長骨和翼膜(翼膜中保存有色素體),這一新發現為棒狀長骨和翼膜在擅攀鳥龍類中的出現提供了確切無疑的證據。渾元龍體內保存有胃石和疑似尚未完全消化的骨質胃容物,這是在擅攀鳥龍類中首次發現的與食性相關的證據,研究人員推測其為雜食性。

  渾元龍的前肢異常加長,甚至超過了中生代多數鳥類。研究人員在對比恐龍前肢時,發現擅攀鳥龍類的前肢比例構成非常奇特,而這樣的差異是否與翼膜的出現有關?為了證實這一猜測,王敏等採用基於系統發育關係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來討論中生代虛骨龍類(包括鳥類)四肢長度的演化,特別是在接近飛行起源時有哪些顯著變化。系統發育主成分分析是在傳統的主成分分析上剔除親緣關係,最大程度保證採樣點的獨立性,同時復原祖先節點的特徵狀態,從而展現不同類群的演化趨勢。研究結果顯示,自副鳥類(Paraves,即包括所有鳥類,但不包括竊蛋龍類的最廣義類群)開始,前肢開始加長,但僅有擅攀鳥龍類的加長程度接近中生代鳥類,而這一程度其他非鳥龍類恐龍從未獲得。擅攀鳥龍類前肢的加長主要源自肱骨和尺骨;在鳥類、馳龍類或者傷齒龍類中,則是掌骨的加長,而這些類群的前肢具有飛羽。研究人員認為擅攀鳥龍類通過加長的肱骨和尺骨、第三手指,與棒狀長骨來附著膜質的翅膀,而鳥類、馳龍類和傷齒龍類則需要較長的掌骨來附著飛羽,顯示出兩種不同的飛行模式—“膜質翅膀和短掌骨”,“羽毛翅膀和長掌骨”—對前肢結構產生的巨大改變。

  已知的擅攀鳥龍類均生活在晚侏羅世,類似的膜質翅膀沒有在白堊紀的恐龍中出現。由飛羽構成的翅膀自晚侏羅世出現就延續到白堊紀,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形成了鳥類的羽翼,使後者成為了多樣性最豐富的現生四足動物。擅攀鳥龍類獨特的飛行結構代表了飛行演化的一次短暫嘗試。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克拉通破壞與陸地生物演化)、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專案、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以及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北克拉通破壞與燕遼-熱河生物群演化)的支持。

論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137-z


《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發表:侏羅紀具膜質翅膀的恐龍




2019-5-9 02:48 PM#1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頂部
 
fossilshk (Lung)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研究員勳章   版主勳章   貢獻勳章   創意勳章   演講勳章   管理員勳章   榮譽勳章   出席勳章  
UID 1
精華 23
積分 4645
帖子 2763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7-14
來自 中國/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長臂渾元龍3D圖像

A membranous-winged 163-million-year old non-avian theropod, Ambopteryx longibrachium, from China.




2019-5-9 03:13 PM#2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頂部
 
fossilshk (Lung)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研究員勳章   版主勳章   貢獻勳章   創意勳章   演講勳章   管理員勳章   榮譽勳章   出席勳章  
UID 1
精華 23
積分 4645
帖子 2763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7-14
來自 中國/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長臂渾元龍1:1模型

這次發表的長臂渾元龍的復原工作都是我們貓毛版主(張宗達)負責, 除了復原圖, 還正在製作1:1模型, 提前劇透給大家


圖片附件: 長臂混元龍.jpg (2019-5-9 03:26 PM, 94.17 K)


PHOTO CREDIT: 張宗達




2019-5-9 03:26 PM#3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頂部
 
oviraptor (偷蛋龍)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版主勳章   貢獻勳章   創意勳章   演講勳章   榮譽勳章   出席勳章  
UID 2
精華 4
積分 1960
帖子 1244
閱讀權限 150
註冊 2006-10-16
來自 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勁啊!恭喜張宗達版主!



(\\\\\) (\\\\\) (\\\\\) (/////) (/////) (/////)
2019-5-11 05:45 AM#4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dragonfly
[魚類]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演講勳章   出席勳章  
UID 21267
精華 0
積分 347
帖子 322
閱讀權限 50
註冊 2011-11-25
來自 HK
狀態 離線
[廣告]:
利害! 畫得很好, 很特別的恐龍
2019-5-18 01:56 AM#5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支持化石講場客戶廣告, 謝謝!}


{香港首個古生物化石網站 - 化石專賣/籌辦展覽/教育推廣/復原工作}
恐龍@化石工作室 Dinosaur @ Fossil Lab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991 second(s), 9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5 12:28 PM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恐龍@化石工作室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