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RSS 訂閱當前論壇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標題: 翼龍早於一億五千萬年前已能像鴨子一樣在水面起飛  
 
fossilshk (Lung)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研究員勳章   版主勳章   貢獻勳章   創意勳章   演講勳章   管理員勳章   榮譽勳章   出席勳章  
UID 1
精華 23
積分 4645
帖子 2763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7-14
來自 中國/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翼龍早於一億五千萬年前已能像鴨子一樣在水面起飛


翼龍是第一種擁有飛行能力的脊椎動物。不同體型的翼龍都會長時間逗留在水邊,並有能力從水面起飛。圖片提供:Julius T. Csotonyi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領導的古生物學研究團隊最近分析了一種古代翼龍的化石鐳射螢光成像,發現其身體構造能夠讓牠們同時利用雙足和雙翼的力量飛離水面。是次分析揭示,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最早可追塑至一億五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時期,較以往的發現推前三千萬年。研究結果已於《自然》旗下自然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中發表。

Aurorazhdarchid是生活於侏羅紀晚期的一種小型翼龍,其翼展只有約40厘米。它跟很多翼龍的飲食習慣十分相似,會潛入水中捕食水生生物,亦會進行其他水上活動。因此,科學家相信牠們擁有在水面起飛能力,這樣才能令牠在天空翱翔。不過水的表面張力會像膠水般把物件吸著,體型細小的生物所受影響較大。故此,科學家一直未能理解這種小型翼龍是用甚麼方法從水面起飛。


小型翼龍Aurorazhdarchid化石顯示其骨骼及相關軟組織。
圖A: 在一般白色燈光下的化石。
圖B: 在鐳射螢光成像下,小型翼龍的組織更為明顯。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以及他的國際團隊,利用嶄新的鐳射螢光成像技術(laser-fluorescence imaging),分析小型翼龍翅膀及足蹼上的細節。該鐳射螢光成像拍攝過程由文博士及論文的共同作者、美國科學進步基金會主任Thomas G. Kaye,於柏林自然博物館進行。

文博士表示:「化石的鐳射螢光成像提供了高解像度細節,讓我們更容易仔細分析小型翼龍的身體構造。我們將這些研究數據輸入空氣動力學模型,並推算小型翼龍的身體構造能讓牠好像鴨子一樣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飛(quadrupedal water launch),以擺脫水面張力的影響。」

這項研究發表之前,科學家曾認為只有在海邊居住的大型翼龍才具有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飛的能力,例如在巴西發現、翼展長達十多米的Anhanguera翼龍。文博士的研究表明小型翼龍也有能力在水面起飛,而這種四肢在水面起飛能力比以往估計出現的時間早了三千多萬年。

論文的共同作者、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Michael B. Habib博士指出:「本論文為翼龍的生活方式增加了新觀點。我們應假設翼龍會像現今的鳥類一般,經常從海洋、湖泊和河流中捕食。」

研究文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 ... CI3PQ2IEGTLl-zU4ptU




2022-4-28 02:50 AM#1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頂部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支持化石講場客戶廣告, 謝謝!}


{香港首個古生物化石網站 - 化石專賣/籌辦展覽/教育推廣/復原工作}
恐龍@化石工作室 Dinosaur @ Fossil Lab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351 second(s), 8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3 04:48 AM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恐龍@化石工作室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