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RSS 訂閱當前論壇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標題: 科研人員找到恐龍演化成鳥的重要分子學特徵  
 
oviraptor (偷蛋龍)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版主勳章   貢獻勳章   創意勳章   演講勳章   榮譽勳章   出席勳章  
UID 2
精華 4
積分 1960
帖子 1244
閱讀權限 150
註冊 2006-10-16
來自 香港
狀態 離線
[廣告]:
科研人員找到恐龍演化成鳥的重要分子學特徵

  由中美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發現,早期帶羽毛的恐龍與現代鳥類相比,構成羽毛的結構蛋白不同。這一區別,是恐龍演化成鳥在分子生物學層面的重要特徵,相關研究也為進一步探索羽毛的演化提供了新依據。該成果於29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恐龍是最早出現在2.3億年前的一類爬行動物。作為曾經的「地球霸主」,它統治全球陸地生態系統1.6億年之久,直到6500萬年前突然消失。生物學家已逐漸認可,鳥類是恐龍的「直系後裔」,但恐龍怎麼變成了鳥、羽毛又怎樣讓動物有了飛行的能力,仍然是未解之謎。

  要解開謎團,處於進化過渡類型的帶羽毛恐龍也許是破題的關鍵。此次,科研團隊就選擇了迄今發現最早的帶羽毛恐龍之一:距今約1.6億年前的侏羅紀近鳥龍,與現代鳥類的代表雞進行對比研究。

  研究人員利用現代超微結構檢測等多種方法發現,現代鳥類發育成熟的羽毛中,90%以上由β-角蛋白構成,由它形成的構架纖維直徑只有3納米左右,是支撐鳥類飛行的分子結構基礎。而近鳥龍化石的飛羽雖然也有少量β-角蛋白,但主要由α-角蛋白構成。與β-角蛋白相比,α-角蛋白構架纖維直徑通常有8至10納米,它更粗、更軟、活動性也較弱,這說明,近鳥龍雖然可能具備了一定飛行能力,但還不足以支撐與鳥類類似的飛行。

  運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科研人員還進一步探究了1.3億年前始孔子鳥、1.25億年前燕鳥等多種原始鳥類的羽毛結構。結果表明,越靠近現代的鳥類,羽毛中β-角蛋白含量越高。距今2000多萬年前的鳥類飛羽化石,羽毛分子結構已經和現生鳥類完全相同。

  「我們的研究證實,羽毛的分子結構是逐步演化的。早期恐龍的羽毛與飛行無關,而只是為了取暖或者防禦。不善飛行的恐龍演化成了會飛的鳥,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而羽毛結構蛋白的改變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步。」領導此項研究的南古所副研究員泮燕紅說。

《美國科學院院報》
https://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1815703116

[ 本帖最後由 oviraptor 於 2019-1-29 06:08 PM 編輯 ]


圖片附件: Anchiornis.jpg (2019-1-29 06:07 PM, 87.42 K)





(\\\\\) (\\\\\) (\\\\\) (/////) (/////) (/////)
2019-1-29 06:07 PM#1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頂部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香港首個古生物化石網站 - 化石專賣/籌辦展覽/教育推廣/復原工作}
恐龍@化石工作室 Dinosaur @ Fossil Lab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4.1.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796 second(s), 8 queries

所有時間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1-15 03:43 PM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恐龍@化石工作室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