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科學家探秘西裏伯斯海 發現大量奇特生物 [打印本頁]
作者:
寒武紀 時間: 2009-5-7 03:28 AM 標題: 科學家探秘西裏伯斯海 發現大量奇特生物
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匯處,有一片由幾千個島嶼組成的“珊瑚三角帶”。它分屬於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裡海水溫暖,擁有深達5000米的深海盆地。科學家認為,在這片相對孤立的深海盆地,可能會進化出新的生物。
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專家曾對這片海域進行過一次為期4周的探索,發現了大量以前未見的物種。近日,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在其網站公佈了一組當時科考的照片,為我們詳細解讀這片孕育奇特生物的海域。
新奇生物
海洋生物學家發現這種非同尋常的生物,因其有像魷魚一樣的觸角,為其取名“魷魚蟲”。
黑暗的深淵
科學家發現這種長約15釐米的櫛水母。它與海蜇的近親,生活在情況多變的水面附近。與它的近親不通的是它那黑色的外形,之前在該物種的研究中從未曾發現。
有機複合體
圖上的生物看起來像空間站,但實際上是由單細胞的放射蟲組成的有機體複合體。那些白塊狀的部分是單個細胞,而球狀的結構就是它們的複合體。它之所以形成有機複合體,科學家猜測是為了避免個體因硅化而形成片狀結構。
易碎的收集品
大多數水母是很脆弱的,如果通過用網捕撈的方式會破壞它們的結構。潛水員使用玻璃瓶來收集靠近海面的那些“易碎品”,玻璃瓶能夠把水和生物一同撈起,減少對其結構的破壞。
身短腿長的“探路者”
科學家借助科考機器人,在2000米深的西裏伯斯海捕獲了一種長約3釐米,和普通藥片差不多大小的等足目生物。與短小的身體不相符的是它那修長的腿,看起來好似在水中“探路”。
多泡的火體蟲
這種看起來像收集了好多泡泡的瓶子的生物,科學家稱為“火體蟲”,長約7釐米,是一種球形的聚合體生物,那些泡狀物就是聚合體的“居民”。每一個微小的個體都像泵一樣給有機體提供水分和養分,使得這個聚合體能夠生存,同時還發出光芒。
發光的消化道
在黑暗的深海環境下,光線只能來自生物體自身的發光功能,而光線可以使它們找到伴侶或引誘到獵物。但是,如果透明的動物吃掉了一個發光動物,然後捕食者的肚子開始閃爍,就能讓自己發光吸引更多饑餓的生物。科學家們認為,許多深海動物,就像這只肚子周圍有紅色細胞海蜇,讓獵物的光可以從自己體內發射出去,借此吸引更多饑餓的生物前來。
粉紅色的生物
科學家在西裏伯斯深海約2500米海域捕獲這種粉紅色、透明的好似海參的生物。它一般在海底覓食,借助其身體前端類似衣領的結構在水中游動。圖中的這只剛進過食,通過其透明的身體,可以看到它膨脹的消化道。
[ 本帖最後由 寒武紀 於 2009-5-7 03:30 AM 編輯 ]
作者:
oviraptor 時間: 2009-5-8 04:52 AM
幻世界的景像
作者:
megalodon 時間: 2009-5-9 02:18 AM
Is very special animals!
作者:
fossilshk 時間: 2009-5-16 03:48 AM
懷疑寒武紀的澄江生物群當時的生物就是這樣子!
作者:
hunter-hunted 時間: 2009-5-20 12:53 AM
QUOTE:
原帖由 fossilshk 於 2009-5-16 03:48 AM 發表
懷疑寒武紀的澄江生物群當時的生物就是這樣子!
嗯都是形態奇怪的
作者:
好黃魚呀 時間: 2009-5-21 03:35 PM
肯定係深水先有嘅
作者:
寒武紀 時間: 2009-5-27 01:41 AM
QUOTE:
原帖由 fossilshk 於 2009-5-16 03:48 AM 發表
懷疑寒武紀的澄江生物群當時的生物就是這樣子!
都可能啊!找些化石標本參考比較下.
[ 本帖最後由 寒武紀 於 2009-5-27 01:42 AM 編輯 ]
作者:
emirrona 時間: 2013-3-20 12:36 AM
好有趣的
作者:
raymond8722 時間: 2013-5-12 06:28 AM
真的大開眼界呢~
歡迎光臨 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https://fossilshk.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