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國雲南省祿豐龍肋骨化石中發現保存完好的蛋白質 [打印本頁]

作者: oviraptor    時間: 2017-2-8 07:15 AM     標題: 中國雲南省祿豐龍肋骨化石中發現保存完好的蛋白質


保存有蛋白質的恐龍肋骨化石


恐龍肋骨化石的砌面可見到保存於血管中的赤鐵礦微粒

  據騰訊科學(羅輯/編譯):研究人員發現一塊保存有蛋白質的恐龍肋骨化石,這塊恐龍肋骨化石存在於1億9千5百萬年前,如果這只恐龍還活著的話,蛋白質就是在其血管和神經裡。生物的骨頭存留在岩石中,形成化石,在此過程中有機物質被分解,但是,這塊化石中保存有蛋白質。它對研究人員研究恐龍生物學比研究一般的化石更有意義。這個突破性發現使蛋白質保存歷史向前推了1億年,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該研究發現,這是祿豐龍的骨頭化石,祿豐龍長約6米,生活在侏羅紀時代的早期,約2億到1億9千5百萬年前。這塊草食性恐龍的化石發現於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這項研究是由多倫多大學的古生物學家Robert Reisz博士領導,在肋骨中發現兩種蛋白質。第一中是膠原蛋白,一種結構蛋白,所有動物的皮膚和結締組織都存在。第二種是赤鐵礦,可能來自恐龍的血液。研究人員說,赤鐵礦對於膠原蛋白的保存是至關重要的,赤鐵礦可能來自恐龍血液中的血紅蛋白。
  
  為了弄清楚骨頭中還有那些物質,跨學科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使用在臺灣的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同步加速器實驗技術。利用磁鐵使粒子在400英尺的多環形軌道中加速。粒子在加速的過程中會發出光子。當光子擊中骨頭時,研究人員可以根據它吸收了什麼光子來判斷含有那些物質。使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在分析骨頭時,不用完全把它切開,只要做一個切面,使血管爆露出來就可。在研究肋骨樣本的時候,也不用先淨化,降低污染樣品的風險。該小組確保在實驗過程中,他們沒有污染樣品。該小組嚴格防止污染樣品。在用水清洗樣品的時候,意外的沖走一些蛋白質,後來改用酒精。
  
  這並不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恐龍蛋白。在2015年,發表在《蛋白質組學》雜誌上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恐龍靜脈保存完好的化石。其結構是一個30英尺(9米)長的曾經居住在現在的美國蒙大納州的短冠龍的腿骨。主要研究人員和分子古生物學家Tim Cleland,在他還是北卡羅萊納大學的一名學生時,使用高分辨質譜偶然發現這種組織。Cleland先生在發現存在於血管壁中肌球蛋白後,認為此結構是一種古老的靜脈團。此結論和以前的發現不同。特別是軟組織,通常被認為是來源於細菌或真菌的污染。
  
  雖然有許多理論來解釋恐龍滅絕的原因,從小行星撞擊到大規模火山爆發,最近的研究表明,可能是兩者都有。流星衝擊波造成一場世界性火山爆發和地震,結束了恐龍長達1億8千萬年的統治。那時地球表面大多都是被塵埃覆蓋,意味著地球生物掙紮多年,對生物鏈造成極大的影響。
  
  研究人員最近宣佈,他們已經發現證據證明,印度境內的德幹岩群火山的活躍性是西克蘇魯伯撞擊5萬年左右後的兩倍。地球上都是硫磺氣體和塵埃。撞擊和火山活動造成巨大的氣候變化。這種氣候變化類似於全球爆發核戰爭,造成核冬天,使太陽光照射不到地球表面,而導致氣候的巨大變化。




歡迎光臨 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https://fossilshk.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