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發現台灣史上最大、最完整鯨魚化石
[打印本頁]
作者:
fossilshk
時間:
2022-12-6 01:51 AM
標題:
發現台灣史上最大、最完整鯨魚化石
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
臺灣地質年代年輕,鮮少發現完整大型脊椎動物化石。今年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楊子睿博士、生物學組姚秋如博士、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Anneke van Heteren博士及國內多所院校學生通力合作下有「鯨奇發現」:在恆春頭溝發掘出一具距今約8萬5千年、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是目前臺灣發現最大、最完整的鯨魚化石,此項發現有助於了解從古至今臺灣的生態環境變化。
楊子睿博士說,臺灣位處板塊邊界,地殼抬升迅速且沉積速率極快,在時空環境配合下,有機會完美保存大型生物標本。恆春鯨魚谷地質環境看來像是潟湖,屬於鯨豚喜愛的棲地類型;而臺灣以南與菲律賓北邊的熱帶海域,數十年前仍有商業捕鯨作業,顯示這塊海域很可能是鯨豚重要覓食區或繁殖場。以此推論,或許這代表過去10萬年以來,臺灣南部一直是大型鯨類的活動場域。
回顧這次挖掘發現歷程,楊子睿博士分享,一開始是化石愛好者Youtuber「方塊酥」(周文博)與化石蒐藏家張玉穆先生在屏東恆春頭溝發現鯨魚骨骼殘骸,接獲此消息後楊博士實地考察,團隊在其間赫然發現4根突出地表的肋骨,經初步挖掘,發現地底應有大量骨骼密集埋藏。
楊子睿博士團隊隨即整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全臺6所大學、1所高中共22名學生及民間古生物修復團隊加入,歷經超過90天的密集挖掘工作,終於在10月將整具化石骨骼帶出地表,從燠熱潮濕的泥地中重見天日。
科博館生物學組姚秋如博士投身鯨豚研究多年,她表示,鯨魚化石的挖掘和研究需具備地質專業,還得與現生物種比對,著重跨領域的合作。此具鯨魚化石標本全長逾15公尺,肩胛骨、上下顎骨、連續出現的尾椎皆保存極佳;頭骨雖僅保存後側,但仍算完整。藉由化石形態初步推測,這具鯨魚化石可能是距今約8萬5千年(晚更新世)的鬚鯨化石,不過尚需進一步清修才能得知更準確的物種訊息。參考現生資料,多種鬚鯨科(Balaenopteridae)大型種類曾在臺灣沿海有擱淺紀錄,可做為比對參考依據。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表示,這次發現除跨單位團隊共同努力,也感謝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的支持,尤其是屏東縣政府與恆春鎮公所的重視與協助,在此致上感謝。目前珍貴的鯨魚骨骼化石已安全運回館內,我們對於後續研究充滿期待,這對臺灣過去地質史及海洋研究意義重大。
學術副館長黃文山分享,地質學組會陸續進行清修及研究,未來也將於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盼能找到更多自然界遺留的寶藏線索。這也將是科博館未來著重國際合作研究的指標之一。也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持續追蹤這項議題。
此次也與Youtuber方塊酥合作,逐步揭露古生物學家在野外挖掘的實況,詳情請見影片連結:
http://bit.ly/3OBdnEO
。
【本次挖掘團隊協力名單】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楊子睿、周冠宇、吳筱柔、陳婧、王士偉、張鈞翔、姚秋如、鍾坤煒、莊錕明、胡少康
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Anneke van Hetere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官鑫伯
中國文化大學:連士賢
國立中興大學:吳蕙君
國立成功大學:李岱安、李庭安、周文博、邱品諺、林佩蓁、范綺珍、高伯恆、陳宗岱、陳韻如、梁子儀、莊景壬、張靖威、黃裕心、黃傑佑、戴育聰、鍾承穎
東海大學:傅馨瑩
亞洲大學:朱庭萱、張又允
華盛頓高級中學:蘇雋佑
化石先生股份有限公司:蕭語富、蕭琮諭、陳淑娟
新聞聯絡人
黃元琪|04-2322-6940 #365|0981-805-798
黃歆甯|04-2322-6940 #390|0910-353-02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媒體中心E-mail:
media@gs.nmns.edu.tw
作者:
fossilshk
時間:
2022-12-7 12:55 AM
史前巨大鯨魚化石現身臺灣!臺灣歷史上首次大型古生物化石發掘的影像全紀錄!鯨魚谷-恆春頭溝鯨魚化石發掘紀行正式預告
歡迎光臨 化石講場-Fossils Board (https://fossilshk.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