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源共用吧,我從中恐轉過來的新聞: http://www.sinodino.com/bbs/view ... page%3D2&page=1
生活在白堊紀的泰坦龍類(Titanosaurs)是一類大型蜥腳類植食恐龍,現出土的多具泰坦龍類骨骼化石標本顯示它們生前的體重可能超過100噸(如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同時,古生物學家也發現,泰坦龍類的皮膚上存在大量的骨質甲板,而這些骨質甲板有什麼作用呢?多年以前一直成為古生物學家的難解之謎。
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 in Brazil)古生物學家蒂亞戈 馬瑞霍(Thiago Marinho)對1997年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發現的泰坦龍類蛋(薩爾塔龍Saltasaurus)進行了胚胎分析後指出,幼年時期泰坦龍類皮膚上覆蓋的骨質甲板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能夠避免掠食動物的攻擊和獵殺。泰坦龍類胚胎皮膚上許多腫塊,這與鱷魚胚胎皮膚上的腫塊頗為相似,這暗示著泰坦龍類成長之後腫塊會變得像鱷魚皮一樣堅硬。
泰坦龍類成年之後其骨質甲板的作用並不重要,其龐大身軀上的骨鱗顯得很小、很柔軟,不足以實現真正的防禦保護。蒂亞戈強調稱,這種骨質甲板 的防禦作用對於幼年時期的泰坦龍類要遠大于成年時期,能夠使幼年泰坦龍類有效的減小掠食動物在攻擊中對其造成的傷害。
蒂亞戈指出,伴隨著幼年泰坦龍類的成長,它們將吸收大量的鈣質使得骨骼發育,同時部分鈣質也滲透形成了具有彈性的骨質甲板 。除此之外,恐龍家族中其他成員也長有骨質甲板 ,如大型掠食性恐龍食肉牛龍(Carnotaurus)。目前,這項研究發表在本周出版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