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o仔
(震旦紀)
[哺乳類] 金牌會員
UID 2290
精華
0
積分 1761
帖子 1735
閱讀權限 90
註冊 2007-6-27 來自 香港
狀態 離線
|
[廣告]:
恐龍滅絕之謎
1.跟小行星或其他的天体雙撞
2. 因為便秘而死
3.因為大氣的組成變化窒息而死
4.被超新星爆炸的放射能照射而死
5.太暘的昇常活動
6.因為地殼運動所產生的火山大爆發
7.因小行星或巨大彗星撞擊地球
8.恐龍放屁致滅絕
9.蜜蜂琥珀挑戰恐龍滅絕說
最新古生物研究證據顯示,小小的熱帶蜜蜂在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大浩劫中幸免於難。
當今古生物研究界基本認同的一點是,大約6500萬年前,也就是白堊紀末期,一顆隕星撞擊地球,激起的塵埃遮天蔽日,徹底改變地表氣候。其後果之一就是統治地球2億多年的恐龍物種滅絕。 古生物研究證據顯示,物種大滅絕幾乎同期被包容在琥珀之內的蜜蜂,從基因上看,幾乎與現代蜜蜂相差無幾。 這項新發現是科學家們在美國地裡理協會2004年會上公布的。專家們說,被認為導致地表物種大滅絕的隕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時刻正好處於地質學中白堊紀與第三紀交界的時刻。
10.大滅絕說受到挑戰
在目前佔主導地位的進化學說中,科學家們根據發掘出來的化石判斷,在白堊紀末期,超過8成的地表生物與恐龍一起銷聲匿跡。 根據大滅絕學說,隕星墜地造成了全球地表溫度驟降,以至於絕大多數植被滅絕,從而引發包括恐龍在內的高等物種滅絕。不過如果最新有關蜜蜂得以幸免的發現成立的話,至少那麼大滅絕學說將部分面臨挑戰。 依靠植物授粉成活的蜜蜂如果能夠在大滅絕期存活下來,至少說明地表溫度下降程度可能沒有目前學說中那樣劇烈。現代蜜蜂一般得以繁殖存活的最佳溫度在攝氏31度到34度之間。過低的溫度使得蜜蜂停止采粉、覓食和交配行為。最受蜜蜂喜愛的是多糖蕊的熱帶大花植物。
11.對氣溫變化極為敏感
據美國新奧爾良州立大學研究員科其塞(Jacqueline Kozisek)說,根據南極冰凍層白堊紀樣品研究,所謂"墜星嚴冬"至少使得地表平均溫度下降7-12攝氏度。而目前生物學研學結論是,蜜蜂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最多可以承受的驟變幅度是2-7個攝氏度。科其塞指出,如果現代蜜蜂與白堊紀密封基因基本相同(同源同種),那麼運行墜地、氣候驟變的理論中必然存在一些無法解釋或邏輯不同的東西。
12.疑因昆蟲播瘟疫
恐龍絕種 疑因昆蟲播瘟疫對於恐龍絕種的原因,科學家一直意見紛紜,最普遍的說法是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 撞擊地球導致生態大滅絕。但美國 俄勒岡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教授喬治.波恩納和妻子羅伯特合著新書,提出一個新理論﹕蚊子的先祖傳播病毒,引發瘟疫,造成恐龍滅亡。波恩納夫婦的研究從白堊紀時代的琥珀昆蟲標本入手。他們在一隻保存在琥珀中的白堊紀昆蟲內臟中,發現了能夠引發利什曼病(由沙蠅叮咬傳播)的病毒,而在另一隻白堊紀叮咬昆蟲體內,他們亦發現能夠引發瘧疾的病原體;他們還在恐龍的糞便中發現昆蟲留下的寄生微生物痕舻。波恩納夫婦指出,白堊紀時代帶病菌的昆蟲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因,牠們身上至少部分病原體感染了爬行類動物,連串的瘟疫擴散令恐龍數目遞減。
昆蟲改變生態 植物糧食大減波恩納夫婦還相信,昆蟲改變了地球生態,如協助開花植物傳播花粉,令恐龍賴以生存的蕨類、蘇鐵及裸子植物(Gymnospermae)等大幅減少,導致草食性恐龍逐漸減少。他們表示,這理論解釋了為何恐龍的滅絕過程長達百萬年。
最有力的是第7項---因小行星或巨大彗星撞擊地球,因為在恐龍滅絕的白堊紀末期的地層裏面,發現的[銥]元素,比其他層多出了百倍,[銥] 是一种隕石物質,沒有完全燃燒的隕石中才有大量的[銥]元素.而且幾乎不存在於地上.而且在地球上的地上找到個巨大的隕石坑,所以我認為是因小行星或巨大彗星撞擊地球而令恐龍滅絕的。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小行星碎片來自那裡???
1.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小行星碎片來自那裡???由美國及捷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隊伍指出,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滅絕,與一億六千萬年前一次太陽系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碰撞有莫大關連。科學家用電腦模擬後發現,一顆直徑一百七十公里的小行星曾經兒一顆較小的小行星碰撞,碎片四散,其中一塊撞落月球,另外一塊最後撞落地球,造成衝擊,最後導致恐龍絕種。
2. 幾個方面的證據都表明,在過去1億年里,撞擊月球和地球大氣層的直徑在一公里大小的天體的長期平均撞擊流量增加了兩倍以上。Bottke等人通過數值模擬發現,這一增加很可能是由小行星Baptistina的母天體的災難性解體觸發的,該天體是在距今大約1.60億年前在主小行星帶內側解體的。解體後所產生的碎片進入了它們有可能撞擊陸地行星的軌道。這一“小行星雨”是Chixulub小行星最有可能的來源,後者撞擊了地球,造成了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至第三紀物種大滅絕事件
| 我愛活化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