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ac
[魚類] 中級會員
UID 3203
精華
1
積分 390
帖子 326
閱讀權限 50
註冊 2008-2-11 來自 香港
狀態 離線
|
[廣告]:
接上
棲息地
地質學證據顯示恐爪龍棲息於氾濫平原或沼澤。[5]Cloverly組及鹿角組的古生態環境包含有森林、三角洲及潟湖,並類似今日的路易斯安那州。[29]其他同時期的恐龍包括有草食性的楯甲龍、鳥腳下目的西風龍及腱龍。恐爪龍的生態系統亦包括了巨大獸腳亞目的高棘龍、蜥腳下目的波塞東龍、以及稜角鱗鱷及雀鱔屬。[29]如果馬利蘭州所發現的牙齒是屬於恐爪龍的,那恐爪龍也在當地與星牙龍、傷龍、孔牙龍(目前只發現牙齒)等恐龍共同生存。
獵食行為
在Cloverly組,常在腱龍化石的附近發現恐爪龍的牙齒。而在其中兩個採石場,已發現相當完整的恐爪龍化石,就位在腱龍化石的附近。第一個是蒙大拿州Cloverly組的耶魯採石場,發現過四個恐爪龍的成年個體與一個幼年個體,以及眾多的牙齒。基於在同一位點發現大量恐爪龍的骨骼,且在腱龍的附近發現恐爪龍的牙齒,估計恐爪龍是獵食腱龍的。奧斯特倫姆與德斯蒙德·麥斯威爾(W. Desmond Maxwell)更以此推斷恐爪龍是成群生活及獵食的。[30]第二個採石場則位在奧克拉荷馬州的鹿角組。該地發現六個腱龍的部份骨骸,體型不一,附近另有一個恐龍的部份骨骸與眾多牙齒。一個腱龍的肱骨上有齒痕,可能是恐爪龍所留下。在1998年,丹尼爾·布林曼(Daniel L. Brinkman)等人提出成年的恐爪龍為70到100公斤,而成年腱龍為1到4公噸。單一的恐爪龍無法獵殺成年的腱龍,顯示牠們應是採群體方式獵食腱龍。[31]
但是在2007年,布林曼與B. T. Roach基於現今肉食性動物的獵食方式及腱龍位點的埋葬學,質疑了恐爪龍在群獵時的合作性行為。現今的初龍類(鳥類及鱷魚)及科莫多龍有少數的合作性捕獵,不過牠們主要是單獨獵食,或是被吸引至已死的屍骸,而會為了搶食獵物屍體而發生打鬥。例如,當一群科莫多龍一同攝食時,最大的會先吃,且會攻擊其他嘗試吃食的較小型科莫多龍;如果小型的科莫多龍被殺死,牠們的屍體會被同類搶食。當這些資料套用在腱龍與恐爪龍的位點時,這似乎與科莫多龍與鱷魚的攝食模式很吻合。在這些位點發現的恐爪龍骨骼都是接近成年的,而失去了的部位可能是被其他恐爪龍吃了。[32]
四肢功能
似鐮刀的第二趾爪是恐爪龍的最著名特徵,但不同標本的第二趾爪的形狀與彎曲度都有所不同。奧斯特倫姆在1969年敘述的正模標本,其第二趾爪是非常彎曲的,而於1976年描述的標本則較直,且與其他的爪很相似。[33]奧斯特倫姆認為這隻鐮刀爪的大小及形狀,隨者個體、性別或年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他猜測恐爪龍是以牠的手來捉住獵物,並以鐮刀爪來割破肚子。[16]但是後來的研究發現,這些鐮刀爪並非用作割開獵物的,而是刺戳獵物的,[34][35]也可能用來爬上動物的身體。[35]在2002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生物力學研究,確認了恐爪龍的前肢最可能是用來捉住獵物的,因為其前肢的長度較其他獸腳亞目更易於捕捉。大及長的喙骨顯示牠有強壯的前肢肌肉,更加強了這個解釋。[36]卡彭特的研究也製作骨頭模型來實驗。實驗證明恐爪龍是不能掘曲牠的手臂,像鳥類般緊貼身體,這與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37]及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兩人在80年代的各別推論有所不同。[2]在2006年,菲力·森特(Phil Senter)指出恐爪龍的前肢未必只用來捕捉獵物,亦可以將物體抓向胸部前方。恐爪龍被認為極可能前肢具有羽毛,但這會妨礙前肢的活動範圍。例如,當恐爪龍將前肢往前伸直時,掌心會自動翻轉朝前,當兩個前肢同時伸直時,前肢的羽毛會妨礙行動。所以森特認為,當恐爪龍在同時間只能用一隻手抓近物體,而不能同時用雙手。羽毛可能也限制了手指的功能;所以只有第三指可發生作用,例如在探挖土中的小型獵物時,也唯有第三指可做出90度的彎曲。[38]在2001年,Alan Gishlick也對恐爪龍的前肢力學做了研究,他認為即使前肢具有羽毛,它們並不會明顯影響前肢的抓取能力。而且,當手掌抓取時,可與前肢作90度垂直,並可做類似擁抱的動作。這些發現與卡彭特與森特的前肢研究一致。[39]
在2006年,克里斯登·帕森斯(Kristen Parsons)提出恐爪龍的幼年及接近成年標本,與成年的標本有着一些形態上的不同。例如,幼年個體的手臂在比例上較成年的為長,顯示可能幼龍與成年的行為亦有所不同。[40]
速度
馳龍科,尤其是恐爪龍,一直都被大眾媒體認為是奔走快速的恐龍,而奧斯特倫姆亦在原先的描述中有此推論。[16]但是在1969年首次描述時,並沒有發現完整的恐爪龍後腳,而奧斯特倫姆所估計的大腿骨長度,後來被證實是過長。奧斯特倫姆在1976年的研究注意到,在評估速度上,腳掌與脛骨的相對長度,比大腿骨與脛骨的比例更為重要。現今奔走快速的鳥類,如鴕鳥,腳掌與脛骨比例為0.95;而在恐龍中,似鴕龍是0.68,恐爪龍則是出奇的低,只有0.48。他於是結論出恐爪龍相對於其他恐龍並不怎麼快速,且更不是現今不能飛的鳥類的對手。[33]
恐爪龍的腳掌/脛骨比例低,部份是因牠非常短的蹠骨。小型個體的腳掌/脛骨比例,仍比較大個體的為長。奧斯特倫姆認為短的蹠骨是與鐮刀爪的功能有關,當年紀漸長時蹠骨的比例會更為短小,更支持他的理論。他解釋所有這些特徵(短的二趾上有大的爪、短的蹠骨等)都是為使後肢成為攻擊性的武器,鐮刀爪可以向上及向下攻擊,而腳則同時向後及向下拉,把獵物割破及撕開。奧斯特倫姆指短的蹠骨減少了腳骨在攻擊時的整體壓力,而恐爪龍的特殊肌肉構造是用作獵食而非奔跑或行走。所以他斷定恐爪龍的腳是平衡奔跑,及減低作為武器時遭受的壓力。[33]
在1981年,Richard Kool對於加拿大恐龍足跡化石的研究中,他針對英屬哥倫比亞蓋森組所發現的不同物種的足跡,做了初略的行走速度估計值。其中一個可能是恐爪龍留下的足跡,被估計以時速10.1公里行走。[41]
蛋化石
於2000年,從正模標本周遭石塊鑑定出來的恐爪龍蛋,可讓研究人員與其他獸腳亞目的蛋結構、巢穴及繁殖作出比較。在2006年,Tinner與馬克維奇評估這些蛋殼標本的時候,他們提出不同的假設,例如馳龍科是吃蛋的,或者蛋碎片與該隻恐爪龍是碰巧在一起的。因為這些蛋殼是在恐爪龍的腹肋與前肢之間,並非是在胃部之內,故這些蛋並非牠們的食物。而根據蛋殼的擠壓與破碎狀況,可推論蛋是完整埋入土中的,而在化石化的過程中破裂。另外,由於蛋周圍的骨骼並非分散或分開的,反而是與在生時差不多的姿勢,可見這個位點在化石化期間並沒有受到影響,故巧合之說亦不成立。事實上,腹肋通常很難發現保持天然狀態的,可見這些蛋是在埋葬時就在恐爪龍的腹下。這可能是恐爪龍的孵蛋或築巢行為,像傷齒龍科或竊蛋龍科;或是該恐爪龍死時,蛋仍在輸卵管之中。[14]
根據這些蛋的微結構,發現它們是屬於獸腳亞目,因為它們有着其他獸腳亞目蛋的特徵,並與鳥臀目及蜥腳下目蛋的不同。與其他手盜龍類比較,這些蛋化石較像竊蛋龍科的蛋,而非傷齒龍科的蛋。雖然該蛋經已碎裂,而很難評估其大小,但Tinner與馬克維奇根據蛋所經過的骨盆腔,推測出蛋的直徑約為7厘米。這個大小與最大的葬火龍蛋的直徑7.2厘米接近。而葬火龍與恐爪龍的體型接近,支持了蛋的估計值。再者,葬火龍蛋殼及恐爪龍蛋殼厚度差不多完全一致,由於蛋殼厚度影響着蛋的體積,故此有指牠們蛋的大小是完全一樣的。[14]
圖片附件:
[平衡恐爪龍的圖繪]
a.jpg (2008-5-9 07:08 PM, 7.99 K)
圖片附件:
[人類與恐爪龍的比例]
b.png (2008-5-9 07:08 PM, 8.93 K)
圖片附件:
[平衡恐爪龍的骨骸]
c.jpg (2008-5-9 07:08 PM, 24.84 K)
圖片附件:
[恐爪龍的手(左)與始祖鳥的手(右)比較]
d.png (2008-5-9 07:08 PM, 11 K)
圖片附件:
[平衡恐爪龍的重組,羽毛是根據相關物種而來的]
e.jpg (2008-5-9 07:08 PM, 2.67 K)
圖片附件:
[躺臥的平衡恐爪龍]
f.jpg (2008-5-9 07:08 PM, 3.18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