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o仔
(震旦紀)
[哺乳類] 金牌會員
UID 2290
精華
0
積分 1761
帖子 1735
閱讀權限 90
註冊 2007-6-27 來自 香港
狀態 離線
|
[廣告]:
驚現清代乾屍 鬍鬚清晰可見
墓葬出土的乾屍身高在1.7米左右,中等身材,前額髮際剃光、腦後拖著一根烏黑、細長的辮子,臉上乾癟的皮膚完好無損、上唇細軟的鬍鬚一根根清晰可見。穿著深藍色的半長棉襖、深灰色的棉褲,青色的長衫衣襟敞開著。
墓葬發現人張民國的工友賀建東在出土乾屍旁。
乾屍出土時所穿的圓口千層底兒布鞋,鞋子底厚、針腳大,新疆考古所研究員呂恩國認為是生者為逝者專門做的一雙冥鞋。
新疆考古所研究工作人員和鄯善縣旅遊文物局工作人員對墓葬現場進行初步勘察。
在出土乾屍僅四五米遠處,另一座已經打開的棺木裏,也同樣發現了一具保存相對完整、呈側臥姿勢的乾屍。
他是誰?梳著清代的長辮子、穿著粗麻的棉襖、鞋帽都是古代的樣式,靜靜地躺在一個小土堆旁——1月5日下午,他的忽然出現,把正在挖掘機旁邊的張民國嚇了一大跳!
其實,忽然出現的應該是張民國。張民國是第一次來這裡——火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而他,已在這躺了百年以上。
當時,張民國正和幾個工友一起,被當地一戶村民雇來平整地面、修建涼房,就在挖掘機前進施工過程中,他們忽然看見了前方這個奇怪的“古代人”。
“是乾屍!”其中一個工友忽然驚叫起來。
“那邊也有!”一個膽大的工友向前走了幾步,在不遠處的土坑裏又發現了另一具躺在棺材裏的乾屍。一時間,大家都有些慌了。
“快報警!”、“乾屍不是警察管的吧,得找文物局!”、“真嚇人,咋和活人那麼像”……大家七嘴八舌議論起來,其中一名工友給鄯善縣旅遊文物局撥打了電話。
張民國和工友們在鄯善縣生活十幾年了,只是聽說鄯善有古代乾屍出土,但還從沒見過誰乾活的時候挖到乾屍的。這處施工的地方靠近火焰山,四週都是葡萄乾涼房和村莊,大家萬沒想到,這樣的地方,地下竟然有古墓,挖掘機一鏟子下去就遇到乾屍了。
第二天大早,鄯善縣旅遊文物局立即對古墓葬現場進行了保護,下午該局邀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魯番地區文物局的專家趕到這片工地進行現場勘察。
他是誰?
“呦!太好了!”專家們來到現場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呂恩國走近土堆旁的乾屍,驚嘆:“保存得真好,完全可以陳列在博物館了。”
眼前,這具乾屍身高在1米7左右,中等身材,前額髮際剃光,腦後拖著一根烏黑、細長的辮子,臉蒼白髮黃,乾癟的皮膚完好無損,上唇細軟的鬍鬚一根根清晰可見。
他穿著深藍色的半長棉襖、深灰色的棉褲,青色的長衫衣襟敞開著,一雙乾瘦的腳裸露在外,腳上的皮肉被風乾了,成了一對兒乾癟的深褐色腳丫。
“他的鞋子和帽子!”一位工作人員發現,一雙千層底圓口布鞋和一頂黑色圓形寬邊帽子散落在土堆的另一側。鞋子底厚、針腳大,呂恩國認為是生者為逝者專門做的一雙冥鞋。
經過現場勘察,工作人員發現,圍繞這具土堆旁的乾屍,前後左右能夠辨認出的墓葬還有5座,墓葬中或有類似的乾屍、或只有被褥、衣服,但相同的是,這些棺木都是1釐米左右的薄木板,並且幾座古墓中均未發現隨葬品。
而惟一特殊的是,第一個被發現的他,棺木上繪有彩色的圖案。而他是誰呢?呂恩國表示,根據服飾、髮型、墓葬形式,可以初步判斷的是,他是一名清朝漢族男子。
故鄉還是異鄉?
“他的出現,至少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在古墓葬現場,吐魯番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永兵表示:“在清朝,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內有漢族居民或者軍隊生活駐紮。”
那麼他和他周圍墓葬的主人,是當地的居民還是士兵呢?
呂恩國認為,按照我國傳統思想,古人十分注重官銜,通常有官職的人去世後,會身著官服下葬,並且有一定的隨葬物品。
但眼前這些墓葬的主人,沒有穿官服或者士兵的服裝,他們均為普通百姓的可能性比較大。
而張永兵認為,有史料記載,清朝時政府曾在現今鄯善縣一帶戍邊屯田,在這一地點周邊以前也曾發現過幾處屯田遺址,加之現場已發現的墓葬主人均為男性墓葬,不排除這些墓主是當時在鄯善屯田士兵的可能。
此外,兩位專家一致認為,該地墓葬的規模目前還不能確定,或許規模比目前已發現的要大。
奇怪的釘子
現場勘察快結束時,在第一個被發現的乾屍旁,散落的彩棺蓋板引起了呂恩國的注意——其中一塊蓋板上,竟然釘著一根長約兩寸“鐵釘”。
“釘子尾部不尖利,比較圓鈍,是年代比較久的釘子。”呂恩國說:“這鐵釘是中國產的、還是外國造的,需要進一步研究。釘子的出現有可能對這些墓葬的斷代,起到幫助作用。”
棺木不是用古代棺木常用的榫頭鉚合的,而是用鐵釘將棺蓋釘起來的,這一發現讓現場的氣氛活躍起來。
關於釘子的“身世”,只能等進一步鑒定後才能得出結論。
專家對古墓現場勘察完畢後,鄯善縣旅遊文物局局長邢良德表示,隨著城鄉建設的的發展,類似這樣在施工、務農時意外發現文物遺存的情況時有發生,希望公眾能增強文物保護意識,遇到類似情況,首先和當地文物部門聯繫,以便文物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保護。文物部門對現場進行勘察後,會和施工部門或發現人協商,對文物進行下一步的保護或發掘。
截至記者發稿,墓葬現場已得到文物部門的保護。
| 我愛活化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