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silshk
(Lung)
管理員
UID 1
精華
23
積分 4645
帖子 2763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6-7-14 來自 中國/香港
狀態 離線
|
[廣告]:
科學家在內蒙古發現中國最大的蜻蜓化石
我國內蒙古寧城侏羅紀道虎溝化石層(約1.65億年前)產有豐富的動、植物化石,其中蜻蜓化石就將近20種,是世界級的化石寶庫。最近我所張海春研究員等在其中發現了1件保存近完整的昆蟲前翅標本,經研究確認為蜻蜓目彎脈蟌蜓科的一個新屬種,命名為趙氏修復蟌蜓,以紀念我國已故著名昆蟲學家、蜻蜓專家趙修復教授。蜻蜓前翅長107.6毫米,寬14.3毫米,據此推斷該蜻蜓翅展達225毫米,是我國已知蜻蜓目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第四大的蜻蜓。
蜻蜓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與蜻蜓密切相關的昆蟲共有三個目:古蜻蜓目(Geroptera)、原蜻蜓目(Protodonata)和蜻蜓目(Odonata),它們共同組成蜻蜓總目(Odonatopera)。古蜻蜓目僅生存於晚石炭世早期(約3.2億年前),原蜻蜓目生存於晚石炭世-二疊紀(約2.5-3.1億年前),而蜻蜓目從二疊紀起一直生存到現在,有將近3億年的歷史。所謂的古生代“巨蜻蜓”並非真正的蜻蜓,屬原蜻蜓目巨脈蜓科,其中產於美國早二疊世的二疊擬巨脈蜓Meganeuropsis permiana Carpenter的翅展(昆蟲前翅向左右伸開平展,前翅的後緣成一直線,這時左右兩翅頂角之間的距離)達710毫米,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蟲。
蜻蜓目分為三大類:差翅亞目(俗稱蜻蜓)、均翅亞目(俗稱豆娘)和間翅亞目(俗稱蟌蜓或昔蜓),包括約5900個現生種,它們的體長一般為30-90毫米,體型最大的現生類群為生活於中、南美洲的一種豆娘,其翅展可達190毫米。而在蜻蜓目的演化史上,有些種類的體型明顯要更大,已知世界最大的蜻蜓生活於約2.4億年前的法國,其翅展達280毫米。
蜻蜓總目的體型大小在地質歷史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晚石炭世-早二疊世(約2.7-3.2億年前), 它們中的一些種類體型巨大,翅展最大達710毫米,但之後它們的體型明顯變小,其翅展不超過300毫米。這種昆蟲體型的巨大變化,一種觀點認為與地質歷史上大氣含氧量的變化相關,即古生代晚期大氣含氧量的劇增促使巨型昆蟲的出現,之後氧含量的銳減使昆蟲的體型明顯變小。據推算晚石炭世-早二疊世大氣中的氧分壓曾高達27-35 kPa, 遠高於現在的21 kPa。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晚古生代能夠飛翔的脊椎動物尚未出現,昆蟲缺少空中天敵,因此能夠自由生長而成為“空中巨無霸”。但隨著翼龍(2.1億年前)、鳥類(1.5億年前)和蝙蝠(0.53億年前)的陸續出現,飛行並不靈活的巨型昆蟲因受到飛行靈活、更加強壯的天敵的壓制而滅絕。現生昆蟲的實驗證明,多數昆蟲在缺氧情況下,體型變小,部分昆蟲在高氧條件下體型變大。因此有理由認為晚古生代的高氧事件至少是造成“巨型昆蟲”出現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競爭者和捕食者(翼龍、鳥類和蝙蝠)的出現, 對昆蟲的體型大小無疑也起到重要的控製作用。研究認為蜻蜓目在二疊紀的體型比中生代的小,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來自原蜻蜓目的競爭。而在侏羅紀,雖然大氣氧含量明顯低於現今的水平, 但當時最大蜻蜓卻大於現生最大蜻蜓,這很可能是由於當時空中的競爭和捕食壓力較小,僅有分異度不高的翼龍,而鳥類直到晚侏羅世或更晚才出現,且飛行能力較弱,使得蜻蜓有機會變得更大。
《科學通報》封面
趙氏修復蟌蜓(新屬新種)前翅光學照片
趙氏修復蟌蜓(新屬新種)前翅線條圖(a)和復原圖(b)
相關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近期出版的《科學通報》上。
論文相關信息:張海春,鄭大燃,王博,方艷,EA Jarzembowski. 中國已知最大的蜻蜓: 內蒙古侏羅紀的趙氏修復蟌蜓(Hsiufua chaoi Zhang et Wang, gen. et sp. nov. ). 科學通報, 2013, 58: 1340–1345.
ZHANG HC, ZHENG DR, WANG B, FANG Y, JARZEMBOWSKIE. A. The largest known odonate in China: Hsiufua chaoi Zhang et Wang, gen. et sp. nov.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 1579-1584.
|
|
|